聯系我們???Contact
你的位置:首頁 > 最新資訊 > 知識窗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前后對照表

2015-1-6 23:00:35??????點擊:


原《環保法》

修訂后的《環保法》

第二章 環境監督管理

第二章 環境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擬訂環境保護規劃,經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環境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實施。

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自然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并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相銜接。

新增

第十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應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國家鼓勵開展環境基準研究。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第十六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第十七條 國家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統一規劃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有關行業、專業等各類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監測規范的要求。

監測機構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測設備,遵守監測規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新增

第十八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托專業機構,對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評價,建立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

  第十三條 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并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計劃部門方可批準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

 第十九條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第十五條 跨行政區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防治工作,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或者由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作出決定。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跨行政區的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監測,實施統一的防治措施。

前款規定以外的跨行政區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防治,由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或者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

新增

第二十一條 國家采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新增

第二十二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采取財政、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

新增

第二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改善環境,依照有關規定轉產、搬遷、關閉的,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環境監察機構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權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實施現場檢查的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被檢查者保守商業秘密。

新增

第二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

新增

第二十六條國家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本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考核內容。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

新增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對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依法接受監督。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久久av老司机精品网站导航|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