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Contact
你的位置:首頁 > 最新資訊 > 知識窗

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逐條解讀(F1-F16)

2014-11-30 22:57:10??????點擊: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確保安全生產的原則性規定。

(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是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義務,也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進一步健全、完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關鍵是堅決貫徹實施,解決有法不依的問題。因此,本條強調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二)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生產

經營單位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也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確保安全生產,最根本的就是生產經營單位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這既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客觀規律, 也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條著重規定了以下三個方面:

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明確本單位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及其配置、分解和監督落實的制度體系,是保障本單位安全生產的核心制度。實踐證明,只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才能做到明確責任、各負其責; 才能更好地互相監督、層層落實責任,真正使安全生產有人管、有人負責。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最為重要的途徑和抓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生產經營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的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的規范和制度,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最直接的依據。生產經營單位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就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上述規定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這次修改《安全生產法》時增加的內容,主要是考慮到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在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中予以強調。

2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條件是指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安全所需要的各種必要條件,包括設施、設備、場所、環境、技術等方面。沒有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可能保障安全生產。生產經營單位不僅要持續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而且要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能力,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保障水平。

3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這是本次修改《安全生產法》時新增加的內容。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個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長遠性、基礎性和根本性工作,是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水平的一項系統工程,是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推進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有利于實施分類指導、分級監管,有利于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力度和監管水平。通過作業標準化,進一步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有利于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現象,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系統的識別、評估,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使隱患排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可以有效預防控制風險隱患、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2004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首次提出制定和頒布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安全生產質量工作標準,在工礦、商貿、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單位普遍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2010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安全生產“十二五” 規劃》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程作為“十二五” 時期的重點工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于2011年制定了《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實施方法和工作要求。

實踐證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地位,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水平再上新臺階,這次《安全生產法》修改增加了有關生產經營單位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原則性內容。

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的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生產經營活動的決策者和指揮者,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最高領導者和管理者。一般情況下,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其法定代表人,如公司制企業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非公司制企業的廠長、經理等。對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其投資人或者負責執行生產經營業務活動的人就是主要負責人。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存在法定代表人和實際經營決策人相分離的情況,如跨國集團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住住在國外,且并不具體負責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或者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因生病或學習等原因長期缺位,由其他負責人主持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真正全面組織、領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負責人就是本條所說的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由于主要負責人在生產經營單位處于決策者、指揮者、領導者、管理者的重要地位,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能否做好,關鍵在于主要負責人。主要負責人不重視、不親自抓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就不可能搞好。因此,必須明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促使其真正高度重視并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保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有人統一部署、指揮、推動、督促。本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使全面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成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一項法定義務,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和關鍵。

如何理解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的含義?實踐中應主要把握幾個要素:

1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負責,而不是僅僅負責某些方面或者部分環節。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到督促、檢查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及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等,都要負起責任,不能“選擇性負責”。

2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程負責。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任職期間,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始終負有責任,不能間斷,時而負責時而不負責。要確保本單位持續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3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最終責任。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狀況、水平高低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最終由主要負責人承擔責任,不能以任何借口規避、逃避。未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主要負責人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并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釋義】 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概括性規定。

從業人員是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操作者,既是安全生產保護的對象,又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要素,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居于核心和關鍵的地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廣大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這是以人為本原則的基本要求。同時,從業人員能否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能否安全、熟練地操作各種設施設備,能否認識到生產作業活動中的危險源和安全隱患等,往往決定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水平。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充分發揮從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無論從安全生產工作的目的還是客觀需要出發,都必須保障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明確其應當履行的義務。基于上述考慮,本條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并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做出了明確規定。這一規定也是對我國憲法關于“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 改善勞動條件”的規定的具體化。

(一)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

概括起來,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主要包括:

1依法獲得工傷保險的權利。生產經營單位在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中,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和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的事項。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的合同中,不得含有免除或者減輕生產經營單位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的內容。

2了解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的權利。生產經營單位有義務將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中存在的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因素如實、全面地告知從業人員。

3了解和掌握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并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生產經營單位有義務將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事故的應急措施告知從業人員,并認真聽取從業人員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4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利。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從業人員的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

5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進行緊急避險的權利,即可以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6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時,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還有依照民事法律的相關規定,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的權利。

(二)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從業人員在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權利的同時,也必須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相應義務。主要包括:

1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是對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每一個從業人員都有義務嚴格遵守。

2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安全生產管理。

3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在作業過程中不佩戴、不使用或者不正確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自覺接受生產經營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掌握所從事工作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知識。

5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第七條 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

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

【釋義】 本條是關于工會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的規定。

本條主要規定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

這一內容是這次修改《安全生產法》時新增加的內容。原來這一條只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在本單位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范圍比較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的有關規定,除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外,其他各級工會,包括鄉鎮、城市街道辦事處設立的基層工會聯合會、地方各級總工會、全國或者地方產業工會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都有權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監督的途徑和方式包括:向制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就其中涉及安全生產等事關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提出意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安全生產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時,工會有權參與并發表意見;作為事故調查組成員單位,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等等。這是工會對安全生產工作“面上” 的、總體性的監督。本次修改增加了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工會的監督權,與《工會法》的規定做了更好的銜接,使《安全生產法》關于工會監督的規定更為全面,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工會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作用。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職責

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職責,主要是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根據本法以及《工會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工會主要通過以下具體途徑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1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不提供安全生產條件的,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生產經營單位交涉,要求生產經營單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并向工會做出答復。生產經營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做出處理。

2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生產經營單位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進行監督。對工會提出的意見,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認真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3工會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有權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研究答復;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及時做出處理決定。

4工會有權對生產經營單位侵犯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 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5涉及從業人員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從業人員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復。

6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從業人員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通過密切聯系從業人員,聽取和反映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意見和要求,幫助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維護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安全生產法》修改時,在原來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的規定。主要考慮是,參與生產經營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的制定工作,是工會參與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集中體現,是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也與《工會法》關于企業召開討論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 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的規定相銜接。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在制定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時,通過有效的途徑,聽取工會的意見。

8090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xxx国产精品xxx|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69精品人人人人|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