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實戰】PDCA現況 ——A去哪兒了?
我們的質量體系是經得住審核的,可為什么我們的NG也能同樣經得起考驗?
我們有P,盡管它可能不是很完善,制度也有缺失,但我們能夠進行生產;
我們有D,過程總是能夠被記錄的;
我們也有C,或許有點不足,可是大部分的NG還是能夠被發現的,檢驗覆蓋面還是足夠的;
我們有A,當NG時,我們會分析它,解決它。
為什么NG還是反復出現?
我們真的有A么?
話說天下大勢......STOP,對,就是“勢”。
當產品趨近極限時,我們還在被“合格”所迷惑,當產品突破極限后,我們才恍然大悟。
我們總是說防錯,可錯誤從沒有被防住,就是因為我們的分析沒有包括所有的數據,沒有包括大多數的正常數據,只對產品的個別異常數據分析,怎么得到“勢”?
事物的發展是有其自身趨勢的,當產品處于合格區間時,我們就應該分析其發展趨勢,在NG出現前進行調整,這才是真正的A。
P是理論,C是實際,D是理論聯系實際,A是實際指導理論,有輸入有輸出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我們過于關注輸出項,從而忽視了輸入項的必要性,在條件不完備的情況下做出的結論怎么會具備可信度呢?
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缺失條件,缺失什么條件。
世界上著名的情報機構都有數據分析員這一崗位,為什么?沒有數據是沒有意義的,或許單獨某一條是,但當所有信息綜合起來時,它就具備了意義。
我們可以有產量的計統員,為什么不可以有檢驗數據的計統分析員?
檢驗數據必須涵蓋設備、原料、產品、環境、工藝,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我們不能因為它復雜就不去做,因為這是我們體系缺失的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沒有A,就沒有循環,我們擁有的永遠是一個殘破的系統,一個殘破的體系。
不知道自己無知,是企業最大的悲哀,不過,也是個人最大的幸福。
【作者:s5075584】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特此聲明。
- 上一篇:【質量基礎】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你在哪一級? 2014/8/13
- 下一篇:職衛 · 洗眼器的類別和用途 20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