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組織的知識理解與應用
一、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
管理創新和技術進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個基本動力源。知識管理(KM)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思想,是知識經濟發展對管理創新提出的要求。
知識管理的具體任務是創造、獲取、綜合、分享、使用信息、見解和經驗等組織所需的知識和智能,以幫助企業達成商業目標。它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早在2000年,就有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超過60%的大型企業已經或正在導入知識管理。歐洲與英國更有高達70%的大型企業已經或正在導入知識管理。
近幾年,國內企業對知識管理逐漸熱衷起來。目前,國內已有幾百家企業引入了知識管理,其中以大型的知識密集型和制造企業居多,如聯想、華為、海爾、美的、TCL等。不過,這些企業知識管理的應用規模尚無法與跨國企業相比,目前,它們主要是借助IT,嘗試將知識管理的理念融入辦公自動化、ERP、CRM、HR、財務系統中,而諸如知識庫、專家地圖、超級索引等都尚未建立。
概況來說,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企業知識儲備,將個人知識和信息提升為組織知識,減少因員工休假、離職而造成的損失;將大量無序知識有序化,為員工提供知識共享的環境,促進組織內部的知識流通,提升成員獲取知識的效率;方便企業的后繼者輕松獲取前人積累的知識,以此為基礎不斷創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降低重復犯錯的幾率;提升組織個體與整體的知識學習能力,促進潛能開發;通過應用知識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改善服務質量,從而實現組織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二、運用標準要求優化組織的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為了使組織(包括其成員)采用更佳的措施與行動、更好達到組織目標,通過技術與組織手段,對存在于組織內外的個人或群體的有價值的知識,進行獲取、整理、存儲、更新、評價、分享、應用和創新的過程。知識管理應根據組織的核心業務,鑒別組織的知識資產,開展管理活動:鑒別知識、創造知識、獲取知識、存儲知識、共享知識和應用知識。知識管理的實施,應從三個維度建設組織內的知識管理基礎設施,即組織文化、技術設施、組織結構和制度。
知識管理作為組織整體管理體系的一部分,與其他管理體系的過程保持一致,也可以分為知識管理的策劃、實施、評價、改進四個過程環節。
對于組織而言,知識管理同樣需要分析其存在的內外部環境(4.1理解組織及其環境),確定對于組織最關鍵的、攸關生存命脈的核心工作流程(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4.4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知識管理的項目應由高階主管來啟動、領導和親身參與(5.領導作用),著重解決其執行頻率高、影響營運成本大或其他作業引用機會大而對組織影響較深、較廣的部分(6.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同樣需要進行戰略規劃、職責分配(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需要建立知識管理系統(7.1.3基礎設施),用于支持知識管理,需要知識的創新(6.3變更的策劃)。知識管理的效果需要通過績效評價(9.1.3分析與評價)來加以改進和提高(10.3持續改進)。顯然,采用了高階結構的ISO9001:2015版標準,對于組織的知識管理是頗有益處的。
具體而言,知識管理的流程包含如下:
(一)確定知識管理戰略規劃
1. 分析組織戰略目標。與組織的總體戰略目標相一致是知識管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6.2質量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
2. 分析組織知識管理需求。對各個部門、崗位知識資源進行調查,掌握知識管理現狀,分析其需求。(5.3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
3. 擬定組織知識管理戰略。根據需求分析結果,考慮戰略相關要素,制定知識管理戰略。
(二)創建知識管理組織及文化(7.3意識;7.4溝通)
1. 設置知識管理組織。方便對知識管理進行組織和管理,使知識流程變得順暢。如設立知識總監(CKO)、知識傳遞部、知識管理小組等。
2. 建立知識管理文化。有效的知識管理項目必須要有實現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相配合。如員工強烈的求知欲、愿意享受與人討論問題、以幫助他人為樂趣、組織激勵機制、建立學習型組織等。
(三)設計建立知識管理系統(7.1.3基礎設施)
1. 沒有知識管理系統支撐的知識管理等于紙上談兵?;贗nternet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為企業知識管理的實踐奠定了基礎。知識管理系統常用的技術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瀏覽器;電子郵件;查詢/檢索工具 ;信息倉庫 ;網絡服務器;代理程序/過濾器;外部服務器服務 ;電子會議;知識地圖等。
2. 知識管理軟件需要根據組織自身的特點進行開發設計或選定成熟的軟件產品。(8.4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
(四)評估知識管理成效
1. 對引入知識管理的業務環節和流程實施前和實施后的評估。了解和檢測其效果,調整企業的知識管理計劃。
2. 是否利用知識產權創造價值,塑造和經營品牌,利用商標、技術許可證和經銷網絡實現商業擴展。
下表給出不同類型組織,知識管理中知識的吸取、創造、儲存與整理,轉移與擴散中的一些做法,供有需要的組織加以參考。
通過對已實施有效的知識管理的組織的情況總結,實施知識管理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下:
1.高階主管的支持
建立知識管理分享文化最重要的關鍵,是知識管理系統的項目應由高階主管來啟動、領導、和親身參與。
2.目標導向的知識管理策略
先確認組織的營運目標與任務的優先級,依此擬定知識管理策略,并規劃信息系統架構。
3.專責的知識管理單位或人員
需要一組專責人員來負責推動、建置與管理知識管理系統,最??吹降念^銜就是知識總監或知識執行官。
4.提供獎賞及激勵參與的誘因
員工喜歡看到自己在知識管理系統的貢獻被認同與肯定,為帶動員工的參與,有些公司在績效評估的項目中,增加了員工對知識管理的貢獻度一項,另外也可以用競賽的方式,提供獎金或獎品來激勵員工參與。
5.不斷的溝通與推廣
新的管理概念化為行動,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與推廣。相關人員應不斷地推廣知識管理系統,以及塑造良好的溝通環境。知識管理成功與否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如何改變員工的行為,使員工樂于分享自己的所知所得,并建立新的知識分享文化;相對之下,如何克服科技上的障礙,反而是小問題。
6.實現知識產權的增值
國際上有眼光的企業已經將競爭的重心從增加銷售量、建立先進的生產線、尋求兼并和收購轉向運營知識產權。在知識產權運行過程中,最有效的是運營專利,可以在知識產權市場上確立優勢,保護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不被他人抄襲,積極參與甚至引導市場和技術變化。
- 上一篇:蘇州被偷倒垃圾場地開始生態修復 將加強監管 2016/7/27
- 下一篇:總局發文 | 各級安監部門一律停止受理職業衛生行政審批 2016/7/21